https://line.me/ti/p/Nx2PuijpHz
top of page

喝什麼茶,配什麼壺,很重要

制茶技术不断演变与发展,茶类不断增多,饮茶使用的器皿也在不断改变。使用不同器皿冲泡出来的茶,滋味也会大有不同。

一、綠茶

        品種:西湖龍井、碧螺春、黃山毛峰、六安瓜片、太湖翠竹、信陽毛尖、太平猴魁、日照綠茶、顧渚紫筍、廬山雲霧、安吉白茶、蒙頂石花、姑菁茶、自嘉綠茶、峨眉雪芽、徽州松蘿、陽羨雪芽。

        適合壺型:綠茶加熱時間過長會破壞裡面的維生素,要求茶具必須盡快散熱,以防泡熟而失其色澤鮮香。矮身大口的壺型比較適合,例如井欄、扁仿鼓等等,高身小口易將綠茶燜熟燜黃,從而導致綠茶失去口感和香氣。

        適宜泥料:底槽清、清水泥等透氣性佳的泥料均可,朱泥除外,因為朱泥的含砂量低,透氣性一般。

        衝瀹要點:綠茶浸出物來的快,投茶的時候,放差不多覆蓋壺底的量就可以了。另外,綠茶嬌貴,經不起折騰,一是不能蓋蓋子,要即衝即泡,二不能用太燙的水,一般85℃即可,又高溫又長時間的燜,會將其燜熟燜爛。

二、红茶

        品種:紅茶種類較多,產地較廣,祁門紅茶聞名天下,工夫紅茶和小種紅茶處處留香、高端紅茶金駿眉使得紅茶發展到全新的階段。此外,從中國引種發展起來的印度、斯里蘭卡的產地紅茶也很出名。

        適宜壺型:因紅茶是全發酵茶,泡茶講究「懸壺高衝」,高衝水急可以使茶葉充分浸潤。所以建議選擇容量大,身高的壺型,防止高衝溢水,例如秦權壺、漢鐸壺等,利於茶葉充分泡發的同時還便於清理。

        適宜泥料:適宜選擇顏色深或者與湯色接近的泥料,如紫泥、底槽清、清水泥等。

        衝瀹要點:紅茶的投茶量與綠茶相似,差不多也是覆蓋滿壺底,可以比綠茶稍多些。水溫在85℃~95℃之間。

三、白茶

        品種:白茶因茶樹品種、原料(鮮葉)採摘的標準不同,因鮮葉原料不同,可分為白毫銀針、白牡丹、泉城紅、泉城綠、貢眉、壽眉及新白茶5種。

        適宜壺型:紫砂壺適合泡老白茶,中品的大肚紫砂壺是最佳選擇。

        適宜泥料:以段泥、降坡泥為宜。

        衝瀹要點:白茶乾茶普遍較輕且蓬松,投茶量會比較大,散茶約佔茶壺容量的1/51/4,茶餅的話,差不多佔茶壺容量的1/6就可以了。

四、烏龍茶

         品種:安溪鐵觀音、鳳凰水仙、東方美人、羅漢沈香、紅水烏龍、烏龍紅茶、紅烏龍。

         適宜壺型:烏龍香氣濃,壺型宜矮不宜高,宜圓不宜方,宜小不宜大,例如小水平壺、西施壺,利於聚熱揚香。

         適宜泥料:各類泥料均可,其中朱泥最佳。朱泥的含砂量少,密度大,不奪茶葉香氣,對於烏龍茶這種高香型的茶類最宜。

         衝瀹要點:烏龍茶的類別很多,但還是可以按照外形大致分為條形和球形,條形的投茶量差不多佔紫砂壺容量的1/61/5,球形則蓋過紫砂壺底大半就可以了。這種半發酵的茶,用熱水衝泡會強烈激發它的香氣和滋味,特別是高山烏龍,一定要用沸水對付。

五、黃茶

        品種:君山銀針、蒙頂黃芽、北港毛尖、遠安黃茶、霍山黃芽、溈江白毛尖、溫州黃湯、皖西黃大茶、廣東大葉青、海馬宮茶等。

        適宜壺型:壺身不宜過高,壺口較大,口蓋寬大型的寬口石瓢壺較好,便於散熱,防止燜壞。

        適宜泥料:紫泥類,綠泥類,紅泥類等所有泥料都可以。

        衝瀹要點:水溫不宜太高,以80℃左右為佳,衝泡黃茶的第一泡的最佳時間為30秒,第二泡就是延長到60秒,第三泡再延長至大約2分鐘,這樣泡出來的茶湯口感更佳。

六、黑茶

       品種:三尖、茯磚、黑磚、花磚、青磚茶、千兩茶

       適宜壺型:宜選壺腹較大的壺,防止茶湯過濃。

       適宜泥料:適合紫泥類顏色較深的紫砂壺,養出效果佳。

       衝瀹要點:黑茶衝泡水溫以95℃-100℃最佳,水溫過低則無法將黑茶真正滋味泡出。

   这么多枝枝叶叶,似乎得于道而失之于趣味,但不用上这样的科学考据,恐怕难免错失口福。蓦地想起了喝茶最讲究的妙玉,连黛玉、宝钗都只能听她传授专业知识,好壶遇到雅人,好茶遇到知音,多么的难得!

bottom of page